游客 你可以选择    注册  登录  设为首页  加入收藏

【侦探新闻】“私家侦探”何去何从

发布时间:2016-02-18 08:44      信息面向地区:侦探新闻      浏览次数:
  通过跟踪定位仪对手机进行定位,利用针孔摄像头监视目标行踪,利用窃听器窃听别人谈话……随着国内“私家侦探”数量日益增多,出现在影视剧中的这些情节,在现实中已普遍存在。
 
  今年上半年,太原警方对以“调查公司”名义从事私家侦探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,7家“非法调查公司”被查封,9名“私家侦探”被刑拘,缴获大量针孔探头、跟踪定位仪、窃听器等监视器材。
 
  我国《国家安全法》和《刑法》均有规定,非法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,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管制。对商业秘密、个人隐私造成侵害的,依照《民法通则》、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等法律规定追加责任。
 
  私家侦探的行为,给公民的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。办案民警透露,私家侦探打着“商务咨询”、“婚姻维权”等幌子,采取跟踪、盯梢、偷拍、偷录等非法手段从事调查活动。“私家侦探”很少对雇主的身份和目的加以甄别判断,对客户获取信息作何用途一概不问,这些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之手,极易引发电信诈骗、敲诈勒索、绑架和非法讨债等犯罪行为。
 
  正因如此,近20年来,公安部多次明令打击“私家侦探机构”,始终对其保持高压态势。然而,对私家侦探的打击屡屡遭遇尴尬:打击力度越来越大,数量反而越来越多。
 
  专家认为,社会诚信度降低、经济社会中信息不对称等原因,导致民间对私家侦探需求旺盛,一些不正当的隐讳需求在其中推波助澜。有市民表示,尽管心存顾虑,但有时雇佣私家侦探确实“效果更好”。一名律师坦言,在通常情况下,公民遇到法律事务会聘请律师,但许多取证工作律师无能为力,一些当事人会转而雇佣私家侦探进行取证,然后私了。同时,司法程序相对比较繁琐,有时耗时漫长,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推作用。
 
  据办案民警介绍,私家侦探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反侦察能力,被调查对象往往毫无察觉,打击难度很大,而且多数雇主在雇佣私家侦探时往往采用虚假身份,警方难以倒查和深究,侦破此类案件耗时耗力,困难重重。
 
  “私家侦探”何去何从?面对打击的尴尬,各界的态度开始分化,说法不一。
 
  警方人士认为,只有国家授权的机关才具有法定调查权,即便是公安人员行使这种权力,也需分级别严格审批;所谓“私家侦探”擅自跟踪公民行踪、非法获取和买卖公民信息,显已触犯法律。因此,严打很有必要。
 
  部分法律专家则认为,应辩证看待私家侦探行业,如对其加强监管和规范,这个行业将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。一所大学的法学院院长说,私家侦探行业可以弥补国家公力救济不足,《民法通则》规定公民、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,因此把一些事务委托给私家侦探是有法律依据的。
 
  事实上,私家侦探行业在国外已发展为被公众广泛认可的职业,有巨大的市场和法律认可地位。这位法学院院长认为,尽管国情有差异,国外行政管理与协会自律相结合的模式在国内还不能照搬,但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,相关部门应加强关于私家侦探合法化的探索,将其纳入法制轨道,从而使其真正为司法体系服务。
 
  在民事案件中,公民委托私家侦探取证属于私力救济,目前尚未有相关立法,人们对其缺乏认知,使用和管理上也存在误区。一位法官表示,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个职业,相关部门应探索使其良性有序服务社会的途径。(赵阳吕梦琦
免责声明:以上信息由侦探公司自由发布,未经审核,请谨慎辨别,风险自负!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为避免唐突联系时请说明信息来源于中国侦探网(www.chinazhentan.com)谢谢!